沂蒙精神永不老 教育信念薪火传

临房网 2020-05-07 09:03
955

1.jpg

临房网讯:初春明媚的阳光,明艳温婉,诗意柔软。岁月,一拂袖便藏进最深的皱褶里,生命中,总有些事情是存在心里的,那些过往的感动只增不减,就像我突然面对久违的春日暖阳骤然涌起的感动一样。

我带《红孩儿绘沂蒙》社团已经有几年的时间,沂蒙啊,就像一个被层层岁月严实裹着的故事,总在深深地吸引着我,使我和我的学生欲罢不能的沉浸其中。

“蒙山高,沂水长,军民心向共产党……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,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……”

2.jpg

沂蒙山,山势高大,排闼而立,多峰高矗,凝碧连天;大峪阔广,深壑幽岩;晦明变化,气象万千。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繁衍着古老东夷民族一支优秀的分蘗,纳蒙山之灵气,汲沂水之膏泽,在苦难中站立,在逆境中奋起,养育了许多优秀的后裔。

如果说纯净幽美的自然风光是沂蒙山的宽厚脊梁,那无私奉献、坚忍不拔的沂蒙精神就是沂蒙山闪耀的灵魂。

3.jpg

4.jpg

沂蒙山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每一座山头都燃起抗战的烽火,每一个村庄都举起鲜红的旗帜,每个人都拿起抗战的武器。

“最后一粒米,做军粮;最后一块布,做军装;最后一个儿子,送战场”。

纵横八百里沂蒙山,曾用甘洌的乳汁为战争淬火,用独轮车碾碎精良的美式大炮。这种大仁、大义、大爱,属于沂蒙人民。

5.jpg

战争,没有让沂蒙山的女人们走开,她们虽然是没有多少文化、甚至不识字的质朴乡村妇女,讲不出人生大道理,写不出锦绣文章,但她们懂得人间大义,面对生离死别,她们选择了坚强与担当。她们送子参军、送夫支前,缝军衣、做军鞋、送军粮、抬担架、舍生忘死救伤员,不遗余力的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--她们就是"沂蒙红嫂"。

6.jpg

一件沂蒙山妇女特有的土布斜襟上衣、紧紧梳在脑后的发髻、焦急的眼神、黝黑皮肤里闪现的阳光的味道,她就是乳汁喂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徳英。

7.jpg

8.jpg

孟良崮战役的第二天,通往战场的水桥被敌机炸断,后方部队的辎重、武器过不了河,前方的伤员运不下来。在这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时刻,32名妇女在在李桂芳的带领下,凭着惊人的意志力,跳入刺骨的河水中用柔弱的肩膀飞架“火线桥”。

9.jpg

2018年12月20,最后一名红嫂张淑贞去世,可是红嫂精神没有消失。

2019寒冬岁暮,新冠肺炎疫情告急,庚子年的春节余庆戛然而止!这场抗疫战争,沂蒙山的女人照样没有走开,她们的肩头虽然柔弱,但是已经有了知识与技能的铠甲,她们义无反顾的勇敢担当!

八百里沂蒙,成千上万的沂蒙新红嫂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。

10.jpg

她二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,拥军爱岗。拥军行程10万里,送鞋垫3万多双,送水饺100多吨,做报告130余场,文艺演出60场,开展优属活动30多次,累计捐款捐物达1000余万元,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……她把“水乳交融,生死与共”新老沂蒙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!

11.jpg

只有一个孩子,却被成千上万的战士们亲切地称为“兵妈妈”;只有一个儿子,却成为她千里逆行奔向疫区,运送拥军物资的唯一司机。

她,就是新时代沂蒙红嫂朱呈镕。在疫情发生后,她毅然逆行千里,将20吨水饺送达武汉,儿子挺身而出担任司机。

12.jpg

无惧疫情,无畏生死!朱妈妈亲自煮饺子给战士们吃。好多天吃不上蔬菜,捧着热腾腾的饺子,年轻而疲惫的战士们哭了……朱妈妈背过身去悄悄擦干心疼的泪水。在武汉这个特别寒冷的冬日,他们真切感受到了“母亲”的温暖,尝到了“妈妈的味道”,朱妈妈把“水乳交融,生死与共”的沂蒙精神传递到火神山!

莒南新红嫂协会会长尚明莲个人捐赠抗疫物资33余万元,并亲自运送物资到抗疫一线,还有数以万计的红嫂守护在沂蒙大地上!

“国有难、召必来、来必战、战必胜”,“最美逆行者”们踏上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,她们没有红嫂的名号,却有着一样的红嫂精神,她们一袭白衣,尽染药香,叩问初心,从未彷徨,风雨兼程只为救死扶伤。

 驰援湖北战“疫”一线 无畏无惧,

13.jpg

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,在武汉市汉阳方舱医院、金银潭医院,都有临“医”人奋战抗“疫”的身影。

初心在,使命铭心间。

14.jpg

这让我想起了过去革命的岁月,想起了沂蒙人民的革命精神、红嫂精神。是啊,再艰苦的岁月,也压不弯沂蒙人的脊梁,这些病毒算得了什么。在这里,我们有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,我们有深情厚谊的红嫂们,我们还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,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千千万万个的志愿者和好心人,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,胜利的曙光就在我们面前。

15.jpg

所以,在我和孩子们的心中:沂蒙山,她不是一座山,也不是一道梁,而是一个人文概念、一个区域概念、一种精气神,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。就像是沂蒙山区特有的景观岱崮地貌一样。每个崮都有一种高傲和昂扬的气节,就像沂蒙百姓一样,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,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风雨,总是面向蓝天和太阳,高昂着头颅,挺直着脊梁。

16.jpg

青,出于蓝而青于蓝,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

传承是一份责任,也是一份内在的力量;传承是一份敬重,也是一份崇仰;传承是一份发展,更是一份沉重的呼吸!

红嫂精神传承发扬,故事还会很长很长,像蒙山巍峨蜿蜒,如沂水弯曲流长。惊蛰过了,春风吹来,带着花香,等疫情消散,我们还要一起画画!用画笔传承沂蒙文化,弘扬沂蒙精神!

通讯员:刘彦芬

    编辑者:yangjianqiu

    分享到: